近几年,同性恋这个群体开始被社会大众和媒体越来越多地提及出现在我国的新闻报道和调查报告里。与此同时,一个与同性恋群体有关的特殊的群体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同夫群体,也就是娶了女同性恋者的直男。
日前,据外媒上传的一则视频报道,国外的一个男子怀疑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便在家中隐藏了一枚摄像头。没想到,监控竟然拍到妻子跟自己的保姆偷情,而保姆是一名女子,这一画面让他瞬间崩溃。报道中的这位男子就属于这个弱势又隐秘的群体——同夫。
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段苦难和深情的经历。
“同夫”认知度低,对“同夫”概念模糊
根据采访的数据得知,超过一半的异性恋人群都不知道同夫的概念。即使是跟同夫群体接触得比较多的同性恋群体,对同夫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
目前大部分人都认同的一种观点就是:同夫群体----娶了女同性恋者的男异性恋。
在采访过程中,对同夫概念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如果双方都是同性恋群体,那么应该把他们归为同夫和同妻吗?
对于这种现象,不少同性恋者还是提出了异议,因为这种婚姻虽然能够维持在双方家长的面前,但是对于自己真正的伴侣并不公平,而且涉及同居后双方的生活的变化,这种婚姻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是以一种掩人耳目的方式自欺欺人罢了,这似乎在同性恋圈子成为了心照不宣的现象。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采访者中也引起了热议。
有人认为:“如果双方都是同性恋,属于形婚即形式婚姻,这是一种为了躲避父母催婚和社会压力等因素,双方自愿选择的婚姻关系。结婚之后双方独立生活,但与正常婚姻相比,只是在法律上缔结为夫妻,实际上并没有感情。所以对于形式婚姻中的男方和女方,并不能划分为同妻和同夫。”在采访中,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超过了一半。
但也有少数采访者表达不同意见。
曾经做过同妻的采访的一个女生说:“虽然形婚的情况和娶了女同性恋者的直男情况不一样,但他们也属于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压力逼迫下的边缘性人群,也是同父和同妻群体中的一类,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
“同夫”数量未知 无法收集准确数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社会学家唐魁玉和另一名研究员于慧曾经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研究的关注点扩大到了同夫身上。唐魁玉写道:“目前我国对于同夫问题还没有进行专题性研究,因此对于同夫群体数目没有统一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但可推断,我国同夫群体数量范围为200至400万。”
由于很难找到愿意完全放开讲述自己婚姻的当事人。研究人员说,他们选取的主要是互联网上的资源,比如互助小组或者提供人们性伴侣的网站。研究人员承认,这让他们取得的数据有了倾向性,更偏向于知道自己的处境正在寻求改变的那些人。尽管他们想办法采访到了200位同妻,但只采访到了10位同夫。
在这次采访的过程中,所有的采访者都表示身边没有同夫,而且也没有接触过跟同父群体有关的人,甚至有一部分人采访者是根本不知道同夫这个群体的存在。虽然同夫群体的数量在推断上应该有大量的人数,但是无论是在网上的社交平台,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能找到的同夫真的非常少。
很多采访对象都提到社会观念的压力。对于已经跟家里人出柜的女生来说,即使是跟父母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为了父母的面子,让父母不在亲戚面前尴尬,还是会考虑走入婚姻,然后组建自己的家庭。也有不少女生表示,“同夫”这个群体实在是很委屈男性,而且对男性不公平和不尊重,所以她们不会考虑同夫。